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感恩節在荷蘭---帶孩子出遊的行前注意事項

上週是一年一度的感恩節, 不知道大家如何過節? 我們一家三口則是在荷蘭過感恩節,這也是第一次帶著18個月的寶寶去歐洲玩,雖然我和先生很喜歡趁假期去歐洲遊玩,但是帶小嬰兒卻是第一次, 很多長輩認為,帶未滿3歲的孩子出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其實不然,今年我和先生去冰島自助,就看到一對法國夫婦帶著一個toddler和一個剛滿3個月的嬰兒爬著名的峭壁,這麼嚴峻的環境下連3個月嬰兒都能被帶到峭壁了,所謂「不方便」乃是因為對環境不熟而產生的疑慮,如果想帶baby出遊要玩得開心又不掃興,一定要事先和伴侶做好功課才能讓出遊計畫順利! 假設baby是身體健壯,很適應於各種環境的話,那以下是我認為需要注意的行前事項:)


👉1. 旅行動機和目的地和該城市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先想好這次的出遊目的是什麼?主要是孩子的活動居多還是大人的活動居多?
這次的荷蘭旅行主要以我們為主,而選擇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是因為它是mid-size city, 中小型城市,且有地面上的輕軌電車(tram)對帶著嬰兒車的我們較方便,有輕軌服務的城市自然而然是首選旅遊地方,另外Amsterdam的市區很集中,所有熱門景點都圍繞在運河旁,非常方便。至於女人我也愛的巴黎市我就不建議帶嬰兒去,巴黎雖有地鐵,但大部分地鐵行經的站並沒有電梯,所以非常不方便,而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就有輕軌(tram)可搭,tram的方便和密集能到達所有熱門景點,這對爸媽來說就是一大利多阿!而且荷蘭對小孩非常友善,帶著嬰兒的父母是電車站長首要照顧的priority,只要我們一搭上電車就一定留位置給我們,不管有多少人塞進電車裡。這一點真的比紐約的大眾運輸好太多啦!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16個月的Dylan跨入社群第一步

16個月的Dylan踏入社群第一步,開始進入Daycare學習, 我也終於有自己的時間了! 😭這點我很感謝老公的遠見,他認為我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帶孩子會過於勞累,所以我們一搬來充滿陽光的南加他就積極打聽,找到一家Home based中英雙語托兒所, home-based是指以家庭型式為主的合法經營托兒所。
原本,我的計畫是等Dylan 2歲再送他去daycare,但這個暑假實在狀況不斷,原先的保母因健康因素請辭後,試了幾名人選後, 就再也找不到一個理想中的保母, 正當煩惱找不到合適的保母時,這家托兒所釋放訊息—要招收一名少於2歲的幼兒,這就像久旱逢甘霖後,終於等到一片曙光後的驚喜, 馬上詢問幾位加州媽咪的經驗和想法,其中一位好友媽說,她女兒16個月就送daycare,最好選擇居家型,不是機構型, 即使媽咪不在旁, 寶寶會較感受到家的溫暖。
這聽起來給我打了一劑強心針阿!所以我報名一週3天的居家式托兒所,在Dylan上(學?)前幾天,我自己很鬱卒,很擔心他適應不良,會被欺負...後來證明
------- 我 根 本 毋 庸 自 擾 想 太 多---------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冰島回憶錄1

某些時刻,很想讓時間靜止不動,大概就是眼前這幅露出水面的神秘冰山,頓時,仿彿這個世界只剩冰川和寥寥無幾的人相依共存,相依寄託。
大自然的萬物造化成了人類治癒心靈的meditation,它既讓人敬畏,也讓人頓時沉靜。
這大概是我走過千山萬水,長途拔涉下最值得收藏的風景了。話語形容再多也抵不過親眼真實的感受。
攝於冰島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冰島回憶錄2


🇮🇸冰島回憶錄2🇮🇸
我們行經連綿不盡的冰山,狹灣,湖泊,平原和懸崖,大自然的美盡收眼底,以ㄧ個很不擅長自駕旅行的city girl,居然可以和老公開車做兩天來回9小時車程的西部沿岸之旅。我記得有一幕最可怕,在駕駛座的我開往山脊上的陡坡,外面強風陣得車些微搖晃,我根本不敢往右看,斗峭的懸崖迫使我開到逆向道,不怕挑戰的我頭ㄧ次緊張到手抓緊方向盤不斷地發抖,直喊:「我不要開了啦,好恐怖!」

但當時後方來車緊隨而來,無法臨陣脫逃或舉手投降,雖然真想拍拍車身轉邊而坐,但人都已在山頂上了,沒有為自己生命做主的空間,只好驅使自己勇敢做個漢子,雖然身旁的男人不斷地鼓勵:「你慢慢開,後面的人會等你的!這只是ㄧ點抖,你沒有問題!」



他總是相信我,總是在危機時刻鍛練我的能力,狀大我的心志,可是我想要被英雄救美啊🤦‍♀️🤷🏼‍♀️~~~~~~(我突然羨慕起在台灣的公主們,好想找人撒嬌裝嗲啊!)

但經歷了這段凶險之路後,我好像被山靈附身似的,ㄧ回到美國,頓悟了許多,曾經覺得困難重重的事或不敢做的事,好像不再束縛我了,對未來想要執行的目標也更加篤定和自信,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也是從冰島回來後的ㄧ個轉變。

或許世上還有更多崎嶇難行的山路,只要相信自己,道路再險阻,也無法嚇阻你堅定的心志。

攝於 冰島Skogafoss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舊金山輕旅-維多利亞建築洗禮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這次在舊金山參訪了幾個市區熱門景點,有些景點應該被打卡次數就跟巴黎鐵塔,紐約time square一樣多。這次主要欣賞市區街景和維多利亞建築,但記錄一下輕旅的行程—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Barcelona巴賽隆納私密遊記 Part 3: 景點和藝文活動




每到一個城市,我會根據當地傳統文化和歷史安排和藝術相關的景點或活動, 2014年去義大利佛羅倫斯時,為了了解文藝復興15世紀的歷史,特地看了6家博物館,我老公也乖乖地陪我被幾百幅世紀名畫視覺轟炸後, 旅行快接近尾聲時,他跟我說了一句話: 我覺得一次安排6家博物館太多了,下次來歐洲可不可以只挑重點看呀?留一些時間給美食吧!你難道不餓嗎? (哈哈哈,想了一想,我又不是專業的畫商還是從事藝術買賣商人,有必要這麼苛求自己嗎?) 除了在藝術之都佛羅倫斯看了上百幅畫後, 之後的每個城市我只挑喜歡的博物館參觀, 去年在尼斯, 只挑選馬諦斯博物館和一個貴族皇宮參觀, 也算是精神上的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