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rchitecture 建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rchitecture 建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美國 | 聖地牙哥 | 文化建設和4D影像音樂表演廳

 你有看過4D影像的音樂會嗎?」

以往我們常看大型建設就能看出這個城市的發展潛力,紐約市身為文化之都重鎮,對於文化建設是不遺餘力地保存及維護。最著名的表演廳之一Lincoln Center David Geffen Hall 正在整修,預計於2022年10月完成。
最讓我比較吃驚的是下圖1 這個表演廳,位在南加聖地牙哥(San Diego)的Jacobs Music Center At Copley Symphony Hall , 這也是聖地亞哥交響樂團的家,以前曾到訪此廳看過音樂會,廳所已經很漂亮了,結果音樂總監公開說:copley symphony hall即將改建,觀眾的視覺效果會從傳統方式改變成4D 影像感受! (This renovation will be going from watching conventional TV to watching 4D resolution)
Jacobs Music Center At Copley Symphony Hall

美國| 波士頓| 依莎貝拉加德納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自從有小小孩開始跟著自己參訪文化場館或是須要細嚼慢嚥的博物館後,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能仔細端凝並審視藝術作品,這應該是全世界的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覺得最適合帶孩子進入博物館的方式是時間和空間,時間可以從短時間的參觀再慢慢延長,空間要有室外空間,方便讓孩子走跳,immersively慢慢引導小孩進入藝術世界。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台灣 |高雄 | 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 一探演奏廳的設計風格和魅力

 老實說,當年看到衛武營在National Geographic的紀錄片後,就誓言要在那裡辦音樂會,的確也辦到了,而且演奏廳不僅呈現最好的美學效果,且音響效果也出奇好,我先說外觀的構造吧!

榕樹廣場

受環境的影響,場地上原本有許多生長的大榕樹,大榕樹的長而拱形的樹枝提供了受歡迎的遮蔭,Mecanoo firm(荷蘭的建築事務所)將這個間隙空間包裹在一個彎曲的鋼製天篷中,該天篷向下滑動以環繞橢圓形的劇院。而這個空間,也被定義為文化空間,稱為「榕樹廣場」。榕樹的形狀反映了當地的氣候。寬大的樹冠,遮蔽日曬雨淋,是高雄潮濕氣息的完美體現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台南文學館, 府城美術館

 上週間和我的老朋友相聚,老朋友果然懂得我喜好文學藝術的僻好

😘,帶我參訪了三個場所,台南百年建築原台南州廳,現為台灣文學館,台南市美術館1館,以及林百貨。
台灣文學館和林百貨曾是日治時期首府的象徵,也是台南市最核心靈魂,台灣文學館的外部建築類似於東京火車站,而館內的特展「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 」「府城春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展 」都值得看,喜歡歷史文學的朋友,可以前來參觀。
台南市美術館有1館和2館,2館剛由日本建築師坂茂操刀,去年才開幕,1館則是因林志玲的婚禮場合而走紅,兩館都有很多亮點,現在正在展示在地畫家許武勇的畫作。
許武勇是為了成為畫家才成為醫生的,人稱「醫生畫家」,他的作品風格融合西方的立體派和超現實主義,有幾幅有法國畫家馬蒂斯(Matisee)的風格,看不出來是20年代出生的畫家,有的作品畫得超好,完完全全值得一看就是。
而林百貨是許多文創品的集合中心,很適合喜歡手工復古小物,又喜歡有歷史記憶的朋友們,是個能收獲許多少女芳心的小百貨❤️💕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假期書單和日本推理文學

『假期書單和日本推理文學』

雖然說今年疫情影響,從事演奏的音樂家們都暫停工作,躲了三個多月疫情的我,放慢腳步的同時,也開啟了研讀日本推理小說的樂趣。推理小說就是一種迷人的知性遊戲,不僅漫遊作家編織的詭譎氛圍裡,也使讀者對名偵探產生刺激的邏輯遊戲。

還記得幾年前和家妹去日北東京旅遊,我們除了像觀光客一樣享受傳統美食,購物,也參訪當地的書店,我們之間的話題談從生魚片壽司談到日本文學,家妹說: 「我覺得日本作家地位很高,我觀察到書店對當地作家有系統性整理和介紹,可見日本人的文學素養很高,對於以文創作的作家也是給予相當的尊敬。」妹妹講完後,順道聊起了當代頗受歡迎的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一路上也介紹了東野圭吾筆下的靈魂人物"加賀恭一郎" (日劇新參者的警探)曾走過的街坊和餐廳。

在日本大眾文學裡,推理文學可說是發展地相當純熟,光是推理作品,就將近有30位日本作家都有"推理"性質的作品,產量之多絕非只是一朝一夕,可見從日本昭和時期開始,代表人物松本清張橫溝正史(名偵探金田一耕助系列)後,日本文壇以推理問世的作品是相當歡迎且享有榮譽的。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位於北加柏克萊- 地中海風格的諾曼第村(Normandy Village)

l 回顧Berkeley的諾曼第村 l

西方人自由地公開討論政治和公共事務是很常見的事,最近有個業界朋友在檢討分析東西岸實施居家隔離的成效,他說紐約會成為epicenter,疫情慘重,是因爲州長下令”居防疫”的時間比西岸晚一星期,效率太慢才導至災情慘重。我的看法較不以為然,時間僅是關鍵之一,但人口密度才是真正的關鍵。

加州的密度除了舊金山市外(舊金山市密度也沒有紐約市高),其他包含大城落山磯,都是密度小的城郡。加州的每一戶單位,不管是商業還是住家都較分散而且加州大都以single house(獨棟房屋)爲單位,和紐約的公寓大樓的生活型態是很不同的。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荷蘭行--城市巡禮:48小時的海牙之旅

待了阿姆斯特丹3天後我們一家人搭著荷蘭國鐵去第三大城海牙(Hauge)這個城市可能對很多人很陌生它其實是荷蘭的政治文化中心 中央政府、國會、與外國使館皆坐落於此地也是荷蘭王室的居住地。而Hauge也是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的所在地

本來對海牙沒有任何想像但由於我曾共事的一位朋友住在海牙所以就前往順道拜訪我的朋友曾在紐約聯合國(United Nation)工作由於我常有機會在聯合國交響樂團演出彼此對音樂藝術的喜好相同而至今保持聯絡也因為這份友誼我才有機會拜訪這個城市

Hofvijver人工湖
在抵達海牙市的中央火車站後我馬上給這個城市給予不錯的印象! 荷蘭的確是個很發達的一個國家從中央車站的建設馬上就能看出端倪 若是和同是第三大城位在德國南部的慕尼黑中央車站相比(僅次於柏林和漢堡市)荷蘭的海牙中央車站是非常現代化的 給人一種清新明亮又潔淨的舒服感同時不失嚴謹和美觀並且車站大廳內設有許多商店和餐廳十足的便利性和優質的整體空間的是我對海牙的第一印象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荷蘭行--城市巡禮:阿姆斯特丹的皮件博物館

雖然此次旅行有5天的時間在Amsterdam,但許多博物館或商家10點才營業,對於喜歡早起就出門溜達的我來說是不太方便, 加上日照時間短,冬季大約下午4點多天色就開始變暗,總覺得一天時間就這麼過了如果你和我一樣習慣想用一整個白天走遍城市的每個角落的話,以北美和歐洲地區來說,選擇春夏兩季會是最好旅遊的時機喔!

以往旅遊我會選擇到當地的博物館看, 我還記得有一回在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旅行,我和大男朋友用了三天逛了6間博物館 !!!!6間!! 是的,你沒看錯,我真的逛了6間博物館, 那時候的大男朋友一度懷疑我是作藝術史考古研究的還是為了某個專題研究,才會把旅行時間都貢獻給博物館,他後來跟我說:ㄟ...拜託妳以後不要逛這麼多博物館好嗎?我逛到快吐了!

真的耶! 看了上千幅名畫到最後的下場是視覺麻木,這種感受就和天天吃鵝肝魚子醬一樣,天天吃同一種食物,再怎麼好吃還是會麻木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荷蘭行-美食篇









在荷蘭的7天6夜行, 我們在阿姆斯特丹和海牙這兩城市嚐了傳統荷蘭菜, 也去了義大利人開的義式餐廳, 也吃了當地的日式料理,泰國菜, 也享受了評價頗優的美式早午餐, 很幸運的是, 我們選的這幾間餐廳都沒有地雷, 食物的presentation都很好外, 以當代建築和室內設計聞名的荷蘭, 也能從餐廳的室內設計一瞧而見細節和美觀的處理, 以下是五家我推薦的餐廳唷!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感恩節在荷蘭---帶孩子出遊的行前注意事項

上週是一年一度的感恩節, 不知道大家如何過節? 我們一家三口則是在荷蘭過感恩節,這也是第一次帶著18個月的寶寶去歐洲玩,雖然我和先生很喜歡趁假期去歐洲遊玩,但是帶小嬰兒卻是第一次, 很多長輩認為,帶未滿3歲的孩子出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其實不然,今年我和先生去冰島自助,就看到一對法國夫婦帶著一個toddler和一個剛滿3個月的嬰兒爬著名的峭壁,這麼嚴峻的環境下連3個月嬰兒都能被帶到峭壁了,所謂「不方便」乃是因為對環境不熟而產生的疑慮,如果想帶baby出遊要玩得開心又不掃興,一定要事先和伴侶做好功課才能讓出遊計畫順利! 假設baby是身體健壯,很適應於各種環境的話,那以下是我認為需要注意的行前事項:)


👉1. 旅行動機和目的地和該城市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先想好這次的出遊目的是什麼?主要是孩子的活動居多還是大人的活動居多?
這次的荷蘭旅行主要以我們為主,而選擇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是因為它是mid-size city, 中小型城市,且有地面上的輕軌電車(tram)對帶著嬰兒車的我們較方便,有輕軌服務的城市自然而然是首選旅遊地方,另外Amsterdam的市區很集中,所有熱門景點都圍繞在運河旁,非常方便。至於女人我也愛的巴黎市我就不建議帶嬰兒去,巴黎雖有地鐵,但大部分地鐵行經的站並沒有電梯,所以非常不方便,而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就有輕軌(tram)可搭,tram的方便和密集能到達所有熱門景點,這對爸媽來說就是一大利多阿!而且荷蘭對小孩非常友善,帶著嬰兒的父母是電車站長首要照顧的priority,只要我們一搭上電車就一定留位置給我們,不管有多少人塞進電車裡。這一點真的比紐約的大眾運輸好太多啦!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舊金山輕旅-維多利亞建築洗禮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這次在舊金山參訪了幾個市區熱門景點,有些景點應該被打卡次數就跟巴黎鐵塔,紐約time square一樣多。這次主要欣賞市區街景和維多利亞建築,但記錄一下輕旅的行程—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Barcelona巴賽隆納私密遊記 Part 3: 景點和藝文活動




每到一個城市,我會根據當地傳統文化和歷史安排和藝術相關的景點或活動, 2014年去義大利佛羅倫斯時,為了了解文藝復興15世紀的歷史,特地看了6家博物館,我老公也乖乖地陪我被幾百幅世紀名畫視覺轟炸後, 旅行快接近尾聲時,他跟我說了一句話: 我覺得一次安排6家博物館太多了,下次來歐洲可不可以只挑重點看呀?留一些時間給美食吧!你難道不餓嗎? (哈哈哈,想了一想,我又不是專業的畫商還是從事藝術買賣商人,有必要這麼苛求自己嗎?) 除了在藝術之都佛羅倫斯看了上百幅畫後, 之後的每個城市我只挑喜歡的博物館參觀, 去年在尼斯, 只挑選馬諦斯博物館和一個貴族皇宮參觀, 也算是精神上的滿載而歸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La Jolla, 南加的蔚藍海岸



以前年輕時,總會往城市跑,約約朋友,或發掘美食,發掘城市的美好都是週末的餘興節目,久而久之,ㄧ個曾以為是旅居的城市不知不覺也成了當地居民,但也漸漸少了當初的感動和震撼,日復一日的固定行程像是牆沿上的螞蟻隨著隊伍前進。
去年,在擁有許多藝術文學家追求靈感和理想的勝地-- 蔚藍海岸(Côte d'Azur)看著費茲傑羅住過的故居和馬諦斯的博物館(費茲傑羅在南法期間寫了"Tender is night" 然後於1927離開南法並定居Hollywood,馬諦斯則在Nice直到晚年),那時,我也曾幻想能否和他們ㄧ樣到處旅居,而今,這個只閃過ㄧ瞬間的念頭居然成為事實。或許,我的天生旅遊運絕佳,總是在命運轉角處帶來更多驚喜,久未梳洗的靈魂終於激活,發掘ㄧ個城市的美好從紐約移到南加,不ㄧ樣的人文風情盡在城市間的景物中流動著,漸漸地也跟著人群們放慢步調傭懶地感受當地民情。
週末來到San Diego的知名勝地La Jolla,走進ㄧ家旅館,眼簾浮現了ㄧ幕費茲傑羅故居ocean-view的畫面,那個時刻仿彿回到了蔚藍海岸,好美好美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巴黎風車坊裡的美食




La Moulin de la Galette

有時候,只是單純享受美食外.才發現餐廳背後的歷史典故更令人讚嘆!找到這家風車餐廳19世紀照片後,覺得一定要介紹一下^^

La Moulin de la Galette,這家外型類似荷蘭風車的餐廳參雜著歷史的痕跡,文人之間的精神交會,地點位在蒙馬特Montmartre區,離蒙馬特教堂不遠的小巷裡。 在19世紀,巴黎人轉換了另種不同娛樂的景象,一杯紅酒,一打麵包皆是由風車房產生,1814年,這個地區變成了可供跳舞的小酒館(Guinguette),巴黎文學家左拉(Emile Zola)在他的作品曾提及:我們趕到郊區慶祝免於被政治話題環繞的樂趣。


除了左拉,畫家雷諾瓦(Renoir),梵谷(Van Gogh)和碧沙羅(Pissarro)也曾駐足風車房,且讓它永垂不巧,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作了。
而今,這個風車坊已成了蒙馬特區知名的餐廳,更名為La Moulin de la Galette。

餐點走精緻路線,但價位卻很平實而且選擇性多,中午時段有三種優惠套餐可選:可只選1.主餐 2.前菜+主餐+甜點 3.前菜+主餐或是主餐+甜點。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點任何一種套餐。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Opera House巴黎歌劇院🏰



這次巴黎之行,老實說並沒有很認真安排行程,想說邊走邊逛,想到哪裡還沒去,就去看看,畢竟巴黎歌劇院裡的華麗古典設計代表了19世紀的巴黎是重要藝術文化的起源地,所以我們這次加入導覽行程,想詳細地藉由導覽去了解整個巴黎歌劇院的歷史,有很多人拿凡爾賽宮和巴黎歌劇院相比,或許他們同時擁有金碧輝煌的長形招待廳和歌劇院,但我覺得還是不太一樣,Opera House主要是歡迎各階層的人士觀賞歌劇演出,而凡爾賽宮是主要是法國君主的皇宮,所以裡面的裝橫和空間運用更是為個人(君主)而設計的。
我建議想去巴黎歌劇院一定要安排導覽行程喔,導覽時間約三個小時,會有專員帶觀眾詳細介紹歌劇院內部的每個廳所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環遊阿爾卑斯山,位於義大利邊境的山間小城 Tende


Tende 

終於寫到南法的最後一天啦!Yay,在決定第四天行程之前, 我還一度猶疑要不要再往山上跑, 要不要乾脆逗留在市區玩沙灘看海景,然後順便吃免費的甜點 (我們下塌的旅館推出了一個服務,叫做Happy Culture Happy Hour, 只要持著飯店的卡,就能在特定時間享受免費下午茶,Happy Culture卡可適用於六間旅館,享用各家飯店推出的點心), 這主意聽起來是不錯, 但阿爾卑斯山就離尼斯不遠的距離, 總覺得如果這次不去,下次就不知道何時能到訪美麗的French Riviera(蔚藍海岸) 

最後, 我們還是依照原定計畫, 聽任尼斯旅客中心的建議,搭上一班火車從蔚藍海岸到阿爾卑斯山群,直達義大利邊境這班慢活火車叫做Train des Merveilles, 火車可以帶著旅客環看山谷, 鄉村, 環繞的山群, 小溪小河,以及野生的大自然, 另外火車也推出導覽服務, 只有早上9點推出的班次會有導覽的服務, 在車上的介紹員會用英文/法文介紹每一個經過的鄉村做歷史背景介紹, 我個人超推薦這個行程, 如果你想要輕鬆環遊阿爾卑斯山間的美景風光,又不想花力氣爬山, 這個行程會帶你看至少10個山城, 火車的路線是特地為這些山城設計的, 有360度環線+許多隧道足夠讓旅客俯瞰沿路上經過的山城,  🚃以下是沿途經過的站名--Nice main railway station 
 • Nice St. Roche 
 • La Trinité 
 • Drap - Cantaron 
 • Peillon Ste Thecle 
 • Peille 
 • L'Escarène 
    (long tunnel) 
 • Sospel 
    (long tunnels) 
 • Breil-sur-Roya 
 • Fontan - Saorge 
    (loops inside mountain, the track passes alongside itself) 
 • La Brigue 
 • Tende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中古世紀的世外桃源- Eze Village (艾日小鎮)


回到美國後,我的同事問我,法國行如何阿? 我的美國同事跟我說,他很懷念尼斯和一些南部小鎮,當初他在那裏待了四個月之久,在南法過著像當地人的生活,與當地人交朋友,出遊,要是我可以待個三四個月時間之久,我應該能把當地的美食餐廳吃過一輪後,列出一張Top10尼斯餐廳的清單lol 。
由於時差(和紐約相差6小時)因素,加上每天的長時間走路(每天約走7個小時), 讓我一回到飯店就呼嚕大睡, 跟四年前也到法國遊玩的我相比, 體力早已不若以往,尤其第三天去艾日小鎮和摩納哥的行程需要更多的體力, 路途中也遇見許多年輕旅人, 年輕女孩們洋溢著青春和活力,讓我好生羨慕呢!
相比蒙特卡蘿的奢華繁榮,艾日小鎮呈現的印象是古樸的,是靜謐的,成群的石造房屋在面臨地中海灣的山頭上構成一道與世隔絕的風景,它的獨特和魅力也吸引了瑞典威廉王子和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到訪,更促使尼采在艾日小鎮寫下哲學名作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三部。踏入古城門後, 彷彿進入中古世紀的歐洲, 十五,六世紀的景象好比如一部Game of Thrones (冰與火之歌), 堅固的堡壘和石壘堆砌的小徑似乎敘述了當年小村居民的生活, 轉角間又見一處隱密又美麗的石梯步道, 近正午時分, 在斗大的太陽映照下, 光影照應在米色石牆上,如影隨形地在石壁上翩然起舞。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在Old Town裡的拉斯可里皇宮(Palais Lascaris)


這次南部尼斯之旅總共四天四夜,前兩天都在城市裡行走,後兩天都在附近的山丘或往北走的深山裡度過,原本我以為尼斯是個不大的城鎮,到了才發現在尼斯玩個三天到五天都綽綽有餘,途中遇見也從美國來尼斯舉辦婚禮的新人,也有大學新鮮人,在主街上來往的人潮和下塌飯店的觀光客著實看不出來前陣子在法國國慶日尼斯發生了歷年來死傷慘重的恐怖攻擊事件


入口處的天花板

第一天,我們抵達尼斯已經是下午時分,在飯店休息一下後,就到Castle Hills俯瞰市區全景和地中海,之後就在舊城逛逛,第二天,我們看完馬諦斯博物館後,拿到博物館通行證後,回到舊城(Old Town)看史卡拉里皇宮(Palais Lascaris),本來以為拉斯可里皇宮和其他皇宮很像,不是豪華的寢宮就是名貴的地毯,傢飾,但一進去才發現是座樂器藏量500多件的樂器博物館,也是法國第二大的樂器博物館,根本是愛樂者喜愛的景點嘛!😏裡面館藏的樂器數量器和年份,以及外型讓我開始想了解收藏人到底是哪位何方神聖








這棟藏身在古城(Old Town)的博物館於第十七世紀成立,在十八世紀改建,皇宮的所有人到1802年為 Vintimille-Lascaris家族所擁有,到了1942年,它被尼斯市買下來,改建成了一棟博物館,整修直到1970年才完成。到了2001年,具有歷史年份的樂器收藏從另一處博物館 Musée Masséna轉運到拉斯卡里皇宮,到了2011年,永久的樂器收藏展覽最後正式開放給大眾參觀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尼斯-尼斯藝術/尼斯的全景/尼斯的建築

尼斯(Nice)--尼斯藝術/尼斯的全景/尼斯的建築

🌹如何去尼斯?
這次我先講講法國南岸第五大都市-尼斯,也是位在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地理位置介於義大利和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中間,也是地中海沿岸的勝地,之所以會想來,是因為聽過兩位法國友人曾提及尼斯一直是法國人首選的度假地方,於是一直都想來拜訪,由於地理位置是位在最南岸,離首府巴黎有一大段距離,從巴黎開車到尼斯要花8小時,坐火車更久,所以最方便的方式還是坐飛機,買境內飛機,愈早訂,價錢省愈多。法國航空Air France每天有提供巴黎-尼斯的來回機票,我於還沒尼斯恐攻前訂閱機票,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在Castle Hills 上俯瞰尼斯市和地中海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July 4th 長島一日遊



這個長週末,原本打算和朋友一起去長島南端的一個離島Fire Island度假,但聽說薰衣草田在七月中即將收割,於是改變主意,往長島的東北端前進,雖然對長島不陌生,但這也是頭次跑到長島最東北角的地方欣賞只有夏季才限定的薰衣草田。(薰衣草田文敬請期待唷
💐
除了薰衣草田之外,我們還順道參觀Old Westbury Garden也是著名的景點,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受邀到此古典豪宅作客,因為他的到訪,於是激發他寫出一部著名的,也曾被電影改編的一本小說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這部電影和小說都介紹在我的部落格裡。請看:http://goo.gl/JBjc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