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omposing 創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omposing 創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假期書單和日本推理文學

『假期書單和日本推理文學』

雖然說今年疫情影響,從事演奏的音樂家們都暫停工作,躲了三個多月疫情的我,放慢腳步的同時,也開啟了研讀日本推理小說的樂趣。推理小說就是一種迷人的知性遊戲,不僅漫遊作家編織的詭譎氛圍裡,也使讀者對名偵探產生刺激的邏輯遊戲。

還記得幾年前和家妹去日北東京旅遊,我們除了像觀光客一樣享受傳統美食,購物,也參訪當地的書店,我們之間的話題談從生魚片壽司談到日本文學,家妹說: 「我覺得日本作家地位很高,我觀察到書店對當地作家有系統性整理和介紹,可見日本人的文學素養很高,對於以文創作的作家也是給予相當的尊敬。」妹妹講完後,順道聊起了當代頗受歡迎的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一路上也介紹了東野圭吾筆下的靈魂人物"加賀恭一郎" (日劇新參者的警探)曾走過的街坊和餐廳。

在日本大眾文學裡,推理文學可說是發展地相當純熟,光是推理作品,就將近有30位日本作家都有"推理"性質的作品,產量之多絕非只是一朝一夕,可見從日本昭和時期開始,代表人物松本清張橫溝正史(名偵探金田一耕助系列)後,日本文壇以推理問世的作品是相當歡迎且享有榮譽的。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16個月的Dylan跨入社群第一步

16個月的Dylan踏入社群第一步,開始進入Daycare學習, 我也終於有自己的時間了! 😭這點我很感謝老公的遠見,他認為我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帶孩子會過於勞累,所以我們一搬來充滿陽光的南加他就積極打聽,找到一家Home based中英雙語托兒所, home-based是指以家庭型式為主的合法經營托兒所。
原本,我的計畫是等Dylan 2歲再送他去daycare,但這個暑假實在狀況不斷,原先的保母因健康因素請辭後,試了幾名人選後, 就再也找不到一個理想中的保母, 正當煩惱找不到合適的保母時,這家托兒所釋放訊息—要招收一名少於2歲的幼兒,這就像久旱逢甘霖後,終於等到一片曙光後的驚喜, 馬上詢問幾位加州媽咪的經驗和想法,其中一位好友媽說,她女兒16個月就送daycare,最好選擇居家型,不是機構型, 即使媽咪不在旁, 寶寶會較感受到家的溫暖。
這聽起來給我打了一劑強心針阿!所以我報名一週3天的居家式托兒所,在Dylan上(學?)前幾天,我自己很鬱卒,很擔心他適應不良,會被欺負...後來證明
------- 我 根 本 毋 庸 自 擾 想 太 多---------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冰島回憶錄1

某些時刻,很想讓時間靜止不動,大概就是眼前這幅露出水面的神秘冰山,頓時,仿彿這個世界只剩冰川和寥寥無幾的人相依共存,相依寄託。
大自然的萬物造化成了人類治癒心靈的meditation,它既讓人敬畏,也讓人頓時沉靜。
這大概是我走過千山萬水,長途拔涉下最值得收藏的風景了。話語形容再多也抵不過親眼真實的感受。
攝於冰島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冰島回憶錄2


🇮🇸冰島回憶錄2🇮🇸
我們行經連綿不盡的冰山,狹灣,湖泊,平原和懸崖,大自然的美盡收眼底,以ㄧ個很不擅長自駕旅行的city girl,居然可以和老公開車做兩天來回9小時車程的西部沿岸之旅。我記得有一幕最可怕,在駕駛座的我開往山脊上的陡坡,外面強風陣得車些微搖晃,我根本不敢往右看,斗峭的懸崖迫使我開到逆向道,不怕挑戰的我頭ㄧ次緊張到手抓緊方向盤不斷地發抖,直喊:「我不要開了啦,好恐怖!」

但當時後方來車緊隨而來,無法臨陣脫逃或舉手投降,雖然真想拍拍車身轉邊而坐,但人都已在山頂上了,沒有為自己生命做主的空間,只好驅使自己勇敢做個漢子,雖然身旁的男人不斷地鼓勵:「你慢慢開,後面的人會等你的!這只是ㄧ點抖,你沒有問題!」



他總是相信我,總是在危機時刻鍛練我的能力,狀大我的心志,可是我想要被英雄救美啊🤦‍♀️🤷🏼‍♀️~~~~~~(我突然羨慕起在台灣的公主們,好想找人撒嬌裝嗲啊!)

但經歷了這段凶險之路後,我好像被山靈附身似的,ㄧ回到美國,頓悟了許多,曾經覺得困難重重的事或不敢做的事,好像不再束縛我了,對未來想要執行的目標也更加篤定和自信,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也是從冰島回來後的ㄧ個轉變。

或許世上還有更多崎嶇難行的山路,只要相信自己,道路再險阻,也無法嚇阻你堅定的心志。

攝於 冰島Skogafoss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午後棉花田



《午後棉花田》
練著Reinecke三重奏後
眼簾前的第一道景象即是那道從天而下的從容
從容,它靜悄悄地在庭院在圍籬上築起一片白色籐蔓

桌上的希微亞派絲的詩作
莎岡的藍色的靈魂
和佛瑞的田園曲都是生命豐沛的累積

隔著廉幕中,佛瑞的田園曲似是催化後的一道午後禮物
白色籐蔓旁那未經過雪泥鴻爪的洗禮
早在田園曲的優容之下
早已是一片捧在手心,溫暖的棉花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波西米亞之旅 Vol.4 謎樣的老人

終於在馬車的奔馳下,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米白色高牆, 在城牆上的十尊雕像彷彿是守護神, 俯視著城牆外的一舉一動, 我擬視著他們, 在它們身上閃耀的光澤卻似乎與我對應著, 我終於露出好久未見的一絲微笑, 進這棟還未拜訪的古老大學 

當我一踏入廳所, 映入眼簾的景象似乎有抑止緊繃神經的功能, 心跳似乎也因此不再加速,在這裡的大廳幾乎以象牙白顏色當作基底, 四周環繞著八座表情不一的石頭人像雕刻, 而往前的步道就是行人階梯, 我沿著唯一的道路往上走去, 冰冷的石柱在每隔幾層的階梯出現, 這些石柱沒有人形的樣子, 但襯托了蛋白石的質感, 這些石柱或許就像古世紀中的城堡所留下來的殘破碎瓦, 依舊被法國人保存並置入在任何形式的空間裡, 這樣的猜測尚在合理範圍, 如果以法國人善於維護悠久歷史的傳統來看, 他們甚至在破損的石刻上重新修飾都不無可能

當慢慢走到第二層樓後, 我終於聽到一些腳步聲和些微的嬉笑聲, 朝著聲響的方向同時也開始環顧著四周, 尋找任何可能的蛛絲馬跡,任何關於此時此刻的線索, 終於, 一幅貼在牆壁上, 用手繪繪製的海報的內容似乎透露著這時代的重要訊息, “Victor Hugo: Literature life and political belief,演講的內容是關於維克多雨果的文學生活和政治思想在法國人的領土裡探討著法國文豪,就好比如在普林斯頓大學裡聽著林肯總統的一生事蹟,在本地人眼裡或許是司空見慣,但在我眼裡, 就像考古學家置身在深山隧道裡已七百多天才挖掘到一具有考古價值的骨骸遺物般地令人振奮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波西米亞之旅 Vol.3 索邦大學


不知不覺的漫步思索,枝葉婆娑的大樹遮蔽了晴朗日照的午後看著日光的影子及移動速度看著天空的顏色推算距離天黑應該還有至少兩場音樂會長度的時程 趁著腦子還在飛越與古書交會的激情不想錯過任何與任何歷史事件錯過的狂念後更想拖著已疲憊身軀去發掘不為人知之文人佚事


La Sorbonne
這時,巴黎這群身穿復古蕾絲裙裝和紐約時髦的行人形成 一種強烈的對比我慢慢沉醉於這個消逝古文明的懷抱裡先前竭盡所能想找出正確時間軸的想法顯然不是第一順位當看著婦人頭戴羽毛鑲邊的大黑圓帽看著那位伯爵身上的緊身馬褲 還有身旁那位夫人一身絲絨作的紫色裙裝.........一切眼前的迷惘再次和自己的時光重新交疊身上一看自己的衣裝完全不符合這世外桃源的標準 於是動起趕緊尋找可能買到服飾的地方的念頭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波西米亞之旅Vol.2 眼前的思想王國



當對街的馬啼聲和皮鞭聲開始驚吞關於我和Café de Flore的回憶,還在遊盪以往回憶的我趕緊拍拍雙頰,提振自己必須釐清這些不可思議之處,眉頭不自覺又皺了一會,一個我好像熟悉但又不全然熟悉的區域佔領我腦部的視覺區塊時,這時已經無法讓自己再次處於慌張之態,於是攔下迎面而來的馬車前往至我最愛漫步於的saint-germain-des-prés區,離塞納河(La seine)不遠的地方.....

                                  The Fatherland under Threat (La Patrie en Danger) 1832

但這裡的一切我似乎愈來愈不懂,即使車夫載往的速度以緩慢悠閒的態度進行,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緒看著這詭異的街道景色,如果這裡不是2013年歐蘭德總統所職掌的巴黎,那這裡到底是屬於誰掌政的年代?路易16?!路易腓力?還是拿破倫時代?

當滿腦的疑問開始盤旋飛之不去後,終於來到了saint-germain-des-prés,我踏著步伐在石磚道上走著,住在並在這遊走的行人的衣著乍看下,像是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裡所穿戴的裝扮,我面對著他們的奇裝異服研究著若非這裡是雨果(Victor Hugo)所描述的年代嗎?不,等一下,悲慘世界裡的年代正是處於人人恐慌,人民對君主政權政府處於極大不信任的時期,而且劇中裡的人們個個衣衫襤褸的樣子完全無法和街道上的人相比,他們的妝容和打扮稱不上錦衣玉食樣,但至少端莊得體

波西米亞之旅 Vol.1 時光穿梭的巴黎年代


元旦的第一天面對通紅的鐵板,狼吞完紅嫩的燒肉後,飽足感使我眼簾遂漸沈重,眼前的黑暗是像是車子以往至我熟悉的那條隧道還是那團從來未見的迷霧,腦子裡的片面畫像早就分也分不清,當我逐漸清醒的時候,原本在紐約下西城遊盪的我,頓時城牆上的鐘塔,教堂的雕刻,還有周邊的建築物,人來人往的行人穿著,我才發現這裡不是我所認識的城市,時光彷彿將我帶回到一個在書上才能想像出來的古舊城鎮,這個城鎮讓我開始竭盡在腦海裡打轉著,心裡不斷想著,將曾經看過的書籍/雜誌全部快速倒轉一遍,波市頓,不對,建築的樣子一點也不像!布魯日?!不對,這裡完全沒有護城河,捷克?!不對,這裡的建築又不太像是13世紀才有的歌德式建築.....

半晌許久,終於確定眼前的景物不是21世紀專有的產物,當面臨而來的行人嘴裡哼唱的一首首是浪漫樂派才出現的風格後,我才恍然大悟!行人口中的片段是在樂團裡定期被拿出來演奏的一群浪漫派音樂家的作品這時,不可置信,慌張,興奮,訝異,崇仰,啞然無聲的任何情緒全部糾結於臉上的千百條神經....


I am art



Breezing wind covers the long night
I walk the street at end of the day
The moon still follow my path day by day
I can't stop listening to inner soul 
whispering to all old nobleness pleased deep down
It is still breathtaking night even in the breezing night
I can't stop composing from time to time 
Each part of what I am thinking is skin of art
A phrase , a rhythm and a verse finally embrace together
The day full of them keep my spirit up
I am art. I am art.

photo by Vincent Chin 
written in 01/03/2013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壽司之神Jiro dreams of sushi




在二郎的壽司店裡
*壽司用的米飯有專門的業者提供,鮭魚/仙貝/各種海鮮食材皆有特定的漁貨商供應
*年輕學徒需要花至少半年時間如何煎蛋
*每位學徒歷經十年才能學到二郎的真傳
*每道料理在上桌前必須被二郎品嚐,若味道符合他的標準才能上桌,若沒達成他心中的味道即要再重新將食材醃製一次
----

In Dreams I Have Grand Visions of Sushi這是Jiro Ono曾獲得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師傅講過的話 一片片看似生吞僅要幾秒時間就能入胃的生魚片,在二郎眼裡,是尚未完成的雕塑品。二郎和其他師傅們就是這些精緻雕刻的生產者,他們為食饕的肚脾開創了一個無比想像的空間,在生產房裡,他們的眼神只專注在那具具尚未解剖的魚身上,開始幻想如何感動數以千計的食客們,然後行雲如流水的刀工和二郎傳播的技術經驗植入所有魚身上,成形的魚片即使簡單,但後繼而來在口中留下的餘香卻反芻在我們的脾胃裡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剪影


我們曾遭遇閃電無情的襲擊

我們曾迷失在淒涼的叢林

我在曾被迫停止在廣場偏偏起舞

今晚 我們的旋轉依舊在白霭霭的山丘

在郁郁葱葱裡圍繞最明亮的燭火

那深沈的氣息暖和了冰霜木然的身體裡

我的噫語直往你那道灰黯的心弦

你早已化成琴弦在我說了一道夜曲

身體卷曲的倒影重重疊疊

覆蓋於朦朧的餘光裡

我們可能再次被襲捲至冰冷大海

但反觀這一切

似乎比清除封存的憂傷更容易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