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薩伊德和巴倫波因的對話


<並行與弔詭> (Parallers and Paradoxes )是薩伊德 Edward W.Said與音樂大師巴倫波因的對談錄Daniel Barenboim ,這本書就是對當代音樂界的深沉啟發,不同的論點相同的心靈默契,構出了一連串值得回顧的對話。針對古典音樂教育,薩伊德認為, 音樂藝術的討論和價值比舊世紀窄化許多, 古典音樂的權威不復以往,他認為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就是對社會的對抗; 而波倫波因則是身在其中,從事指揮工作並將音樂傳達出去



身為一位專業的音樂工作者對自己的使命是有差異的, 就如薩伊德和巴掄因所談到的倫理道德和音樂職業的關係。巴倫波因說,音樂家不能只靠腦袋去做漸強符號,雖說音樂家要求應該有全職的工作,但不能影響到做音樂的倫理規範,要真正融入並實踐規範。而薩依德說,很多音樂家將自己所做的事情視為專長,對她們而言,這是謀生的技能而不是安身立命的倫理世界。他們指的倫理規範,就是以音樂作為生活方式,而專業那套是把音樂當成謀生工具,兩者之差在於生活方式與謀生工具。

另一方面,引起我注意的地方,也就是人文藝術的價值。 隨著世紀變遷科技主導世界的趨勢下 ,共同討論的想法已經越來越不值錢, 也沒有人在乎它的存在,重要性似乎越來越低。其中,影響人文藝術的價值就是當今主流的"分工合作",這同時也是這一時代最重要的一項環節。當有人跟你說"在我的世界已經沒有所謂的文學和音樂 "你會好奇的反問, "為何", 他則會回說 "我只是名搞生物科學的,我只能和其他也是搞生物科學的人士談得了話"

薩伊德和巴倫波因的紀錄片<Knowledge is the beginning>

這趨向專業分工的世界將人訓練的專業又精,但同時窄化,就類似於電影Cabin in the wood,一個由一群高階科技人才的公司,每個部門裡面的人只要負責接收指令並按下一個按鍵就可以操控整部虛擬的殺人情節, 就好像當你在狹小的範圍裡面做事,卻不需要為分外的事情而擔憂 是一樣的道理。反觀,在薩依德出生的那時代, 當時社會極為重視培育英法文學的素養和藝術的教化。在豐富思維的交流下, 層面廣泛地討論歷史演變與未來進化,從音樂討論到文學作品,藉由音樂的理念印證當時代的文學理念, 還有政治意識下對音樂的啟發; 而現在的社會不再有這樣的討論風氣,看起來僅是窄小,特定與專門化的知識栽培,而舊有的文學藝術的風氣卻似乎是上流人士或是真正愛好人文藝術的人茶於飯後的討論。

品嚐書後, 兩位偉大的思想&音樂大師勇於實驗音樂之餘, 也勇於將思想付諸實現在藝術領域上, 我們是否能夠也能體悟音樂的弦外之音, 一種音樂表達和思想不斷揉合的意象呢? (reedited in 9/2012)



 "The Ramallah Concert - Knowledge is the Beginning" is the story of the 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 where young Arabs and Jews perform and live side by side. It is a film about what music can do; the way it can transcend cultural barriers, bring people together, defeat prejudice and overcom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differences.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that crop up occasionally and how music can help people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ind common ground. For Daniel Barenboim, founder of the ensemble, the orchestra is a symbol for what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Middle Ea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